由于使用的泥料不同,紫砂壺的特性也會有所不同,小小紫砂壺也會有大大的學問,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紫砂壺的泥料都有哪些!
紫砂泥主要可分類三大類:紫泥、本山綠泥和紅泥。
各大類泥料又有細小的分類,且各類泥料之間又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搭配、混合,澄練成各種泥色和泥質的制壺原料。泥料、制壺師的知名度、壺的藝術性、稀缺性、制作難度等往往是影響價格的原因。
紫泥,為制作紫砂壺的主要原料。深藏于宜興黃龍山巖層下數(shù)百米,在“甲泥”礦層之間。主要包括天青泥、底槽青泥、紅棕泥、清水泥等。天青泥,其質細膩呈青藍色,產(chǎn)于清代中期,現(xiàn)已失傳,曾在丁蜀鎮(zhèn)中心的大水潭礦中有過。
底槽青泥,位于礦層底部,塊狀中有青綠色的“雞眼”“貓眼”,是含有段泥顆粒的紫泥。色呈偏紫泛青,十分稀少,泥質細膩。燒結后呈紫紅色,燒成范圍寬,在1200℃左右,質堅細膩光潤,收縮率在10%左右。
紅棕泥,位于礦層中部,礦層較厚,色紫微泛紅,呈紫紅色、紫色,隱現(xiàn)綠色斑點,質軟致密,間有微小的云母閃爍,泥質純正,產(chǎn)量較多。燒結后呈棕紅色,燒成范圍在1180℃左右,質堅光潤,收縮率10%左右。
另外,清水泥是純種的紫泥礦,是為較常見的泥料。
本山綠泥的特點
本山綠泥類,古代稱“梨皮泥”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,燒成陶后現(xiàn)梨皮凍色(米黃色)。本山綠泥產(chǎn)于黃龍山巖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,位于紫泥上層與巖板間,僅數(shù)厘米厚,俗稱“龍筋”,其礦物組成為水云母、高嶺石、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。礦土呈淺粉綠色,片狀結構,泥質細膩光潔,燒結后呈米黃色,表面細潤,燒結溫度適中,在1180℃左右,收縮率在11%左右。本山綠泥因采掘量極少,不易制作大件產(chǎn)品,僅作小件產(chǎn)品和作“化妝土”,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各色裝飾泥。段泥就是含紫泥顆粒的本山綠泥。
綠泥與紅泥、紫泥的最大區(qū)別,是礦料中鐵的含量很少,而且以鐵離子狀態(tài)存在,所以礦料呈綠色。綠泥的鈦含量較高,所以燒結后呈乳黃色。肌理豐富,色澤光潤透亮,青中略有黃色,顆粒清晰。
段泥,也叫團泥,一種本山綠泥和紫泥的共生礦土。本山綠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礦。燒結后會呈青色、棕色、褐色、褐棕紅色。若紫泥成分偏多,未燒時顏色偏紅,燒成后則顏色偏青、偏灰;若綠泥成分偏多,未燒時顏色偏黃,燒成后則顏色偏灰白。燒成后的壺表質感豐富,用后有滋潤感。
紅泥的特點
紅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種之一。其礦物組成為伊利石、高嶺石、氧化鐵、石英和白云母。
因含鐵量多寡不等,紅泥礦燒成后的色澤或紅中略帶黃,或黃中略帶紅,或紅中略帶紫,可呈朱砂、朱砂紫或海棠紅等基色,朱紅中透著橘黃,色艷而不妖。色彩的呈現(xiàn)與燒制溫度緊密關聯(lián),使用越久越現(xiàn)沉穩(wěn)氣息。
紅泥可以分為朱泥、小紅泥,大紅袍泥,其區(qū)別是原礦層的不同及風化程度、煉制拼制的差異。
大紅袍泥
大紅袍產(chǎn)于江蘇宜興丁山趙莊山、黃石黃巖心。此泥紅艷奪目,氣質高雅,令觀者滿受瑞氣臨身,鴻運當頭之意;為極品朱泥。
泥性: 大紅袍泥料低張力,收縮比幾乎達紫泥系的三倍,制作時泥性掌握不易,古代用于增添紅泥艷潤調色之用,為傳說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極品朱泥之一。燒制時易起節(jié)皺、開裂、塌陷、變型、窯溫輕者偏黃易還原,成品率低。燒成后質感綿密、緊實細致,持之扎實沉重、紅潤艷麗,泥中極品,無以倫比;泥胚含少許原礦顆粒,沖淋熱水后色變極大,呈紅中帶紫,養(yǎng)壺易現(xiàn)“包漿”之美。
朱泥主要特性有哪些?
朱泥原礦深埋于宜興丁蜀鎮(zhèn)趙莊山、小煤窯等地的嫩泥礦層的底部,朱泥因含砂量低、泥性嬌,收縮率高,成型工藝難度亦高。
1、結晶度高。泥的斷面接近瓷質,將壺蓋從壺口提出,可聞鏗鏹之金屬聲,以指彈扣,聲脆,音有共振。
2、泥色如橘。泥料未燒制前為橘黃色,燒成后紅色中透著橘黃,用熱水沖淋朱泥壺,立展嬌嫩的鮮紅色,氤氳中有紫光游移。泡養(yǎng)包漿后紅色沉穩(wěn)。
3、含砂量低。和本山綠泥一樣,燒制后幾乎看不到顆粒。
4、收縮率高。成型較難,收縮率高達30%以上,燒造過程中極易變形,生坯燒成率僅約7成。從古至今多制小品。
5、含鐵量高。燒成溫度稍高,即可析出鐵質,出現(xiàn)火疵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