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瓢壺,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,后經多人改良,細分為子冶石瓢,景舟石瓢,紅華石瓢,漢棠石瓢等。但最終萬海歸宗,同出一源,此款應為曼生所創(chuàng)十八式之一?!笆啊弊钤绶Q為“石銚”,“銚”在《辭海》中釋為“吊子,一種有柄,有流的小烹器”?!般摗睆慕饘倨髅笞?yōu)樘掌鳎钤缫娪诒彼未髮W士蘇軾《試院煎茶》詩:“且學公家作名欽,磚爐石銚行相隨”。
瓢壺,最早在南宋時期是作酒壺使用。看中瓢壺具有的葫蘆形狀特色,紫砂藝人巧妙將瓢壺的工藝與紫砂壺制造工藝結合起來,形成如今紫砂收藏界的經典之作“紫砂石瓢壺”。不過關于紫砂石瓢壺名字的由來至今在業(yè)界都沒有得到準確的定論,紫砂藏家或專家各有說法。
在當今整個紫砂收藏市場,但凡以“石瓢”命名的紫砂壺,大都是古今紫砂名家的經典之作。如:楊彭年與陳曼生合作弧曲的“曼生石瓢”,與瞿應紹合作直坡面的“子冶石瓢”,與朱堅合作虛蓋的“石梅石瓢”,顧景舟與吳湖帆、江寒汀合作,極具現(xiàn)代審美的“景舟石瓢”等等。這些紫砂名家的“石瓢”多為型態(tài)雅致,舒展挺拔,端莊穩(wěn)重,剛中有勁,敦實調和。雖然面貌各有差別,但其身梯形、底置三足、其蓋橋鈕卻是構成“石瓢”的基本要素,也是當今紫砂壺藝家給砂壺命為“石瓢”的主要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