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套人民幣“海鷗水印”票券共有2元,3元、1953年版5元和1956年5元券四種,其中2元券目前市場表現(xiàn)尚不溫不火,市場價保持在200元左右。3元券和1953年版5元券就是俗稱 “蘇三版”中的兩枚。
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(fā)布了《關于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》 ,決定從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蘇聯(lián)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,5元和10元券,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。所以這兩枚有著“海鷗水印”的票券顯得尤其珍貴。另一枚具有“大黑馬”特征的“海鷗水印”券就是1956年版5元券。這枚紙幣從2005年年初400元左右的市場價,猛增至目前1600元左右,上升勢頭極其兇猛,價格直逼“蘇三版”,是收藏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不可或缺的品種。 可以說,隨著第二套人民幣收藏市場的逐步升溫,“海鷗”飛處彩云飛,價格進一步上漲是必然的趨勢。“海鷗”飛過,舍我其誰!
第二套人民幣是1955年3月1日開始發(fā)行的,目的是治理解放前遺留的通貨膨脹問題,后期由于和蘇聯(lián)關系惡化,(部分紙幣先前有蘇聯(lián)幫助印刷,著名的大黑拾.伍元、叁元)于1964年5月15日完全退出流通,結束了有外國給新中國印刷紙幣的歷史,這套幣發(fā)行八年,工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迅速恢復和發(fā)展,商品經(jīng)濟日益活躍,維護了新中國的經(jīng)濟安全,有效的預防敵對實力輸送假鈔的問題,期間經(jīng)歷了三年大饑荒,浮夸風等“左”傾錯誤致使眾多親人失去,整個國民情緒進入特種時期。第二套人民幣承載了人們太多的酸甜苦辣。收藏他等于收藏一本最好的社會科學教科書。謹記歷史,開拓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