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三套人民幣中,1960年版“紅一角”和一元以上的所有鈔票,正背面都采用凹版印刷。而其余的1、2、5角鈔票起初都采用正面凹版,背面膠版印刷。后來隨著經(jīng)濟發(fā)展,1、2、5角鈔票的購買力越來越低,無人去偽造它。所以為了降低印刷成本,印鈔廠把它們的正面也改成了成本較低的膠版。早期的凹版角券存世量較少,現(xiàn)在的價格當然也就比膠版角券貴些。 區(qū)分“凹版”和“膠版”,看其花紋的顏色和立體感就能判斷。如果拿這兩種鈔票來對比,區(qū)別十分明顯,很容易判斷。另外對于初學(xué)者,還可以采用下面2種方法:第一種是“摸”。第三套人民幣凹版角券正面的“中國人民銀行”六個字,凸出的感覺十分明顯,只要用手指從左至右輕輕摸一下,就能清楚的感覺到每個字都是凸起的。第二種是“看邊緣”。凹版印刷的文字和圖案,邊緣會有油墨擴散造成的細小“毛刺”,用放大鏡可以看的很清楚。而膠版印刷的線條邊緣是光滑的。 水印就是鈔票紙中隱藏的,通過改變纖維密度而形成的不同明暗的花紋,是在造紙時形成的,常用于鈔票、證件的防偽。檢驗時,把鈔票對光放置觀察,就能看到紙張中暗藏的各種圖案。第三套人民幣各種鈔票,有空心五角星、實心國旗五星(1大4小為1組,布置與國旗相同)、古代布幣夾雜空心五角星、天安門等不同的水印。還有的鈔票沒有水印。 “小三字”、“大三字”指的是鈔票正面的冠字和號碼的字體區(qū)別。
在第三套人民幣中,有些面額鈔票是不同印鈔廠同時分別印刷的,各廠的號碼機字體不甚相同,所以其產(chǎn)品的冠字號碼字體也有大小、間距上的差異。有的字體較粗、間距較大,所占的長度也就比較長,被稱為“大冠字”,與之相反的就被稱為“小冠字”了。第三套人民幣中,10元券、1元券、5角券都有這種現(xiàn)象。 “三”指的則是羅馬冠字的數(shù)量。第三套人民幣中,多數(shù)品種是三個冠字,但有些面額的鈔票印刷數(shù)量較大,把所有三冠字的排列組合都排滿了,于是按二冠字重新排列組合,繼續(xù)印刷。所以“小3字”指的就是“小字體、3位羅馬冠字”的意思。
過去由于人們?nèi)狈ζ剿恼J識,第三套人民幣全套和小全套平水一直被普通五角代替,缺乏其它品種多年沉淀和消耗的過程,因此數(shù)量相對集中,也也就是為什么總有人感覺平水量大的原因。經(jīng)過不斷的挖掘和整理,平水近兩年來逐漸被重視,每年消耗8000套以上的三版中全套也會被真正的平水取代,而隨著平水逐步走上價值回歸之路,必然成為三版中的珍品,當平水成為幣商柜臺上的展示品后,平水的春天也就到來了